星期一, 九月 04, 2006

上海人

    8月30日去上海,在火车上碰到4位从杭州玩了回家的上海人,他们排队买票时就在我前面,当时排我前面买票的是一位50、60岁的阿姨(穿条子花纹的衣服,暂称为女1号),当论到她买票时,她便很高兴的通知旁边另外三位在不同队伍排队的同伴不用排了,其中一位穿黄T恤后来知道是她的老伴(暂称为男1号),另外还有一位穿咖啡色上衣的阿姨(暂称为女2号),还有她的老伴(暂称为男2号)。
    再交代一下,本人是浙江人,又到过不少地方,所以我几乎可以听懂95%的上海话,这才能有下面的故事。
    上了火车后我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,这时他们已经在我位置旁边“闹”开了,可见他们很早就迫不及待的上车了,原来他们的车票没有在一起,而是背靠背的在两个窗口,于是他们正在找人调位置呢,男女2号所在的那个窗口没有人肯跟他们调,他们又“杀”到我这个窗口(男女1号就坐卧旁边,他们靠窗,我靠过道),问男女1号对面的两位男的是否可以调位置,用普通话问,并且很客气,其中一位青年同意跟他们调,另外一位中年男子却很不情愿,并且是用杭州话回答的,女2号还想跟中年男子解释,可是男2号却已经很礼貌的、郑重的向中年男子道歉说打扰了。就这样他们坐下了,并且用上海话说“背靠背也不错”,显然语气中有些无奈。
    坐我后面窗口的男女2号开始拿出吃的、喝的,都是用上海话说的“吃吃这个,很好吃的”,非常客气,而且很推荐自己的东西,我于是好奇的偷瞄了两眼他们到底带什么好吃的了,一看才发现原来只是花生米和超市买的包装好的卤蛋而已,坐我旁边的男1号有很客气的要把自己的报纸给男女2号看,互相推让了好几次“你先看”,然后才算结束。
    接下来他们开始算账了,我听到主要是女1号和南2号为各自家庭的CFO在做“年度经济报告”,他们全部用上海话说的,“没有人”能听懂:)
    男2号:前天车费总共112块,早饭14块,买了2瓶矿泉水4块,中午吃饭115块,总计245块是我们出的……
    女1号:我们出了……
    ……
    他们算的非常细,而且非常准确,干什么花多少全部能够说出来,最后他们终于在中午饭115块哪家出的事情上搞乱了,于是女1号开始陈述自己的收入(这次旅游带的钱)和支出(旅游消费)的情况,让我非常惊讶,带的钱1000多,她能够准确到个位数(我怀疑她没有说到毛和分是因为不好意思,呵呵),消费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说出来,最后说自己现在钱包里还剩多少。
    同样,男2号CFO也并不差多少,他也做了详细的陈述,整个过程两家人气氛非常和睦。
    女1号还陈述了一个环节,午餐买单时刚开始是男2号陶出100的,可是后来店家称旧的100元不想收,于是才女1号出了100块。
    他们一直持续“年度经济报告”,直到我打手机游戏打了3个回合,按照平时的时间估计应该有20多分钟,这100块还是没有搞清楚是谁家出的,场面非常热烈,男女4位都回忆了各个细节,以免有疏忽的地方。
    最后从我的背面传来了男2号的惊讶声,原来他从行李的一个信封中找到了那张100元旧钱,这样整个“案件”终于真相大白了。
    后来我又听到男女2号跟他们旁边的父女两位山西旅客聊上了,他们问山西父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,来干什么等等,非常详细,当然他们的口气不会是警察那样的。
    两个小时后车到上海南站了,我听女1号说他们要坐地铁到人民广场,正是我要去的地方,心里一高兴,正愁没有人问路呢,我也不用问了,跟着他们就行了,哈哈。
    下火车后,我跟在他们后面到了地铁站,有1、2两条地铁,到人民广场是1号线,既然知道1号线我就不用跟他们屁股后面了,到地铁售票处,我先找路线图看了一下票价、站点等情况,当我去自动售票机时,看到男1号正热情地给山西父女操作机器买地铁票呢:)

没有评论: